韶风·博士论坛第四讲
消除数学鸿沟: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信息平等研究
主持人:法学院 尹华容博士
论 题:消除数学鸿沟: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信息平等研究
主讲人:管理学院 陈艳红博士
评议人:图书馆 肖冬梅博士
管理学院 刘灿姣博士
时 间:2006年5月12日19点30分
地 点:文科楼五楼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会议室
又一期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论坛在初夏的夜色中如约开幕,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消除数学鸿沟: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信息平等研究”,由管理学院年轻的女博士陈艳红老师担纲主讲。法学院尹华容博士担任主持人,图书馆副馆长肖冬梅博士、管理学院刘灿姣博士为评议人。外语学院熊毅博士、哲学与社会学院袁建新博士、管理学院汪全莉博士、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的彭臻老师以及研究生共计4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陈艳红博士首先对“数字鸿沟”这一概念进行了厘清与梳理,数字鸿沟是一个中文译名,其英语表述为“digital divide”或“digital gap”。对于这一概念,有人还译为“数字分化”、“信息分化”,我国台湾地区则习惯称为“数码沟”、“数位落差”或“数位隔离”。接着,陈艳红博士对我国数字鸿沟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她主要从区域层面着手,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主体、信息政策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数字鸿沟的现状及成因,研究它们对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所产生的影响。
对于如何解决我国数字鸿沟问题, 陈博士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研发攻关,掌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在IT产业发展中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积极参与国际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大力开发中文信息资源建设,增加信息资源的丰富度。实现信息资源在空间和内容上的均衡配置。3、教育发展策略:通过教育培养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建设高素质的信息人才队伍,满足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针对陈博士的发言,引发了两位评议人的精彩点评。图书馆的肖冬梅博士直陈陈艳红论述中的薄弱之处,她认为陈博士主要提到了数字鸿沟在我国与西方国家、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比较,而忽略了不同层次的人群之间、城乡之间的比较,肖博士认为中国最大的数字鸿沟是城乡之间的差距。第二,作为一种对策研究,陈博士的论述中对策部分略显薄弱。数字鸿沟的消除,有赖于政府的机制改革。
另一位评议人刘灿姣博士针对陈博士的主题发言提出了以下几点:
① 标题里是“信息平等问题研究”,但在正文中这个方面的论述不充分。
② 陈博士对数字鸿沟定义做了非常系统的梳理、陈博士的观点是强调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但是忽略了信息资源的拥有问题,应该说拥有情况也是一个差距问题。
③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对于概念的研究有两个层面:一个概念的定义,一个是操作的定义。在陈博士的研究中忽略了操作性的定义,应建立一个完全的测度指标体系,关注数字鸿沟怎样进行衡量。
④数字鸿沟的存在应补充一个重要的原因即经济原因,数字鸿沟首先是一个发展的鸿沟,然后才是技术的差距,发展问题不解决,消除数字鸿沟就不现实,人们在没有满足最低的温饱需求时,对信息的精神需求很显然不是很迫切。
⑤这是一个应用性的研究课题,策略部分应该更深入些,针对三种不同的类型的数字鸿沟应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
陈艳红博士对两位评议人的问题做了从容回应。 中场休息之后,在场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出了很多有思辩深度的问题。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袁建新博士、外语学院熊毅博士、管理学院汪全莉博士也分别结合各自学科知识,对今天的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主持人尹华容博士对今天的博士论坛进行了精彩总结,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论坛应该发挥我们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不同学科的博士们齐聚一堂,平等对话,深刻批判,以期更好地推进bevictor伟德官网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