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风·博士论坛之二十三:基于认知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发布人:admin发布时间:2007-09-20浏览次数:

韶风·博士论坛之二十三:基于认知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主持人:商学院   舒建平博士

主讲人:商学院   湛泳博士

评议人:商学院   彭中文博士

                商学院   李明扬博士

时间:2007916日(星期日)上午900

地点:文科楼五楼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会议室

 

在阳光明媚、丹桂飘香的金秋,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三期韶风博士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基于认知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商学院的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抱着对知识的渴望积极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主持人舒建平博士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主讲人湛泳博士的基本研究方向,并指出湛博士在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大家用热烈的掌声迎来了湛博士的精彩演说。

湛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演说的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体制限制,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问题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然后他向大家介绍了“认知”、“默示知识”、“相互作用”等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接下来湛博士从六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对基于认知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思考:第一,对技术创新理论和认知理论进行了回顾与评述;第二,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了知识的性质和特性;第三、研究了认知学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第四,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认知演化机制;第五,阐述了技术创新的认知特征与创新型组织的构建;第六,重新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认知环境。最后,湛博士 指出本次演说的几大创新之处:一是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在本质上是各种参与者与技术的系统构建过程;二是探讨了创新型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深化了对创新型企业组织创新能力形成机制的认识;三是从认知的角度对技术创新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默示知识的转化是创新的关键。以上报告所做的分析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评议人彭中文博士和李明扬博士分别对湛泳博士的报告做出了精彩的点评。两位评议人对湛博士使用的比较分析法和多学科结合的分析方法提出了高度赞扬。彭中文博士指出湛博士的报告在不同的概念和作用机制间作了详细的比较,如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明晰知识与默示知识、个体学习机制与组织学习机制等,通过比较分析,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李明扬博士幽默地说他今天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不但渗入其他学科的研究,同时还把其他学科拿来为经济学研究服务。湛博士的演说采用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不丧失经济学方法的分析效力,又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法的描述性优点。

最后,在自由问答时间里,学生们积极参与,就企业技术创新这一中心提出了许多有思想深度的问题。湛博士从容作答,阐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使会场气氛更加热烈。

最新文章阅读排行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