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风·博士论坛之十八:语法化和汉语研究
主持人:文学与新闻学院 杨向荣博士
主讲人:文学与新闻学院 雷冬平博士
评议人:文学与新闻学院 朱 军博士
时 间:2007年4月27日(星期五)晚上7:30
地 点:文科楼五楼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会议室
bevictor伟德官网“韶风·博士论坛”第十八场开讲,论坛的主题是“语法化和汉语研究”。杨向荣博士为此次论坛主持人,雷冬平博士主讲,朱军博士担任评议人,文学与新闻学院李军华、漆凌云、宋德发等老师以及30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杨向荣博士首先介绍了雷冬平博士的科研情况进行了介绍。雷博士2006年取得浙江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已经在《中国语文》等知名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是bevictor伟德官网乃至中国语言界极具潜力的青年学者。雷博士在汉语虚词和语法理论的研究上的独到见地。杨向荣认为,语言学目前还是新兴学科,现在的语言学界多引进的国外语言学理论,尤其在语法方面。而作为一个汉文明发达的国家,这些引进的国外语言学理论与我国汉语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些理论对于研究汉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又有什么借鉴与指导价值?杨博士由此引出了雷博士今天的主题——语法化和汉语研究。
接着雷冬平博士开始了他的论述,他从七个方面系统全面地分析了语法化理论与汉语研究的诸多问题:一、什么是语法化;二、语法化过程;三、语法化原则,他认为语法化原则又可分为7大特性:1、渐变性;2、单向性;3、层次性;4、歧变性;5、限定性;6、滞留性;7、滞后性;四、语法化的条件:1、语义相宜;2、结构相接;3、使用高频;五、语法化机制,包括重新分析和类推、扩展;六、语法化的七大动因,雷博士重点解析了转喻和隐喻这一动因;七、汉语语法化研究的课题内容。语法化研究既可以立足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做结构式语法化的研究、语法化模式的研究和话语标记的语法化研究,也可以结合汉语方言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做汉语方言语法化研究。雷博士的在演讲中运用大量详实的例证将这场专业性极强的课题讲得生动而透彻。
评议人朱军博士总结了他的四点体会,第一个,雷博士对语法化的主体部分都已经涉及,并且对每一个问题都深入浅出,论证详实。第二个,语法化理论虽然多引进于国外,但离我们汉语的研究却并不遥远。借鉴这一理论可以开拓汉语研究的空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第三个,雷博士提出从方言的角度来研究汉语的语法化现象,这一点非常具有独到性和启发性,是未来汉语语法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第四个,语法化研究应该注重将共时语法研究和历时语法研究结合起来。
接下来的自由提问阶段,朱军首先就汉语语法化与实词虚化的关系和雷博士进行了探讨;宋德发博士询问,诸如“万元户”、大哥大等从前流行的词汇现在在逐渐消失,而诸如“粉丝”、酷、超强、超喜欢等新词又不断涌现,语言学界对这一现象持何种态度?雷博士对此作了一一作了细致的回答。随后不少学生都对论坛主题和雷博士商榷,有的询问表示颜色词语的特定文化含义、有学生就不同类型报纸的语体问题和雷博士讨论。雷博士一方面回应了学生的提问,另一方面就如何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做好汉语语法化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