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风·博士论坛之十六:论阿佩尔的“语言学转向”

发布人:admin发布时间:2007-04-16浏览次数:

 

韶风·博士论坛之十六:论阿佩尔的“语言学转向”

主持人:哲学学院   袁建新博士

主讲人:哲学学院   张今杰博士

评议人:哲学学院   罗伯中博士

  间:2007年4月11日19点

  点:文科楼五楼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会议室

 

第十六次博士论坛的主题是论阿佩尔的“语言学转向”,哲学学院刘景钊博士、袁辉初博士以及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首先主持人袁建新博士介绍了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接着张博士就开始了精彩的演讲,他认为所谓的语言学转向,实际上就是三个维度中的第三维度即语用学转向。阿佩尔认为“语言学转向” 在解决康德的“知识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的问题”上给当代西方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阿佩尔建构了先验语用学,成为西方哲学走出困境、走向繁荣的出路。阿佩尔认为语言学转向的出现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而是在一个整体性的背景下来完成的,20世纪初19世纪末哲学也没有逃离这样一种危机的局面,面临着失去研究对象的危机。阿佩尔先验语用学也有他自己的理论渊源,比如说,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以及生活形式理论中反对私人语言,反对私人遵守规则的这样的观点等。阿佩尔先验语用学主要的内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要实现语言学三个维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的统一。二、要赋予语用学以先验的特征。因此阿佩尔认为先验语用学为西方哲学走出困境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是先验哲学和语言学的一种嫁接。

袁建新博士对张博士的发言做了全面的总结,接着罗博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阿佩尔在国内有一个翻译叫“哲学的改造”,阿佩尔与哈根马斯共同的哲学概念是“交往共同体”,阿佩尔哲学是对人文主义的思潮和对科学主义的融合,主要是讲存在主义哲学和解释学与英美的分析哲学的融合。

接下来刘景钊博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阿佩尔等架构了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之间的桥梁,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哲学家,既是继承了德国传统哲学又把目光投向了英美哲学,克服了哲学的危机。阿佩尔哲学在多大程度上受美国实用主义的影响?

针对罗博士的评议和刘教授的提问张博士做出回应,符号学的体系对他的影响比较大,指号学的体系实际上对应康德的先验学的体系,这种改造给阿佩尔很大的启发。另一方面阿佩尔在融合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的时候,他主要还是站在欧陆哲学这边的,并不是一个完全中立的立场,罗博士刚才提出的“融合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这种提法是不是科学,阿佩尔本身著作中并没有提出过,他提出的一个是语言分析哲学和解释学之间的融合,一个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融合,那么这种融合就在于方法上的区别,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主要是理解的方法,而自然科学的方法主要是说明的方法。

接着,在师生之间展开了讨论,众多学生参与其中,阐述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提出了很多有思辩深度的问题,各位博士从容回应,使会场的气氛更加热烈,充满了思辩的乐趣。

 

最新文章阅读排行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