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从天人、主客关系看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主持人:夏新华 社科处副处长 法学院教授
主讲人:邓 辉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 副教授
评论人:陈代湘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 教授
袁建新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
时 间:2006年3月22日星期三
地 点:文科搂五搂会议室
3月22日晚,bevictor伟德官网文科楼五楼,bevictor伟德官网首次“韶风·博士论坛”在大家热切地期盼中全新登场。此次博士论坛的主题是“从天人、主客关系看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主讲人为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邓辉博士,夏新华博士担当论坛轮值主席,陈代湘博士、袁建新博士为论坛评议人。bevictor伟德官网70余名青年博士、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邓辉博士首先从文化的定义入手,就文化为何?人与文化的关系怎样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论述。他指出文化就是人化,但同时文化也是双刃剑,文化在规范人类行为的同时又限制着人性自由自在的发展。对于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邓辉指出,传统的东方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西方文化是主客相分的文化。而在新的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本质主义的东西方文化正在出现彼此融合的趋势。
邓辉的发言刚一结束,两位发言人就直接展开学术批评。陈代湘博士指出,邓辉博士这次论述题目宏大,涵盖面广,从天人关系、主客关系入手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这是很有眼光的。但是论述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关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并没有很清楚的阐释清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主客相分的说法是不确切的。事实上宋代的理学派就十分注重“格物”之学的研究,对系统知识的建构孜孜以求,这与西方主客相分的思维有共同之处。
袁建新博士也针对邓辉博士的发言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是个根本错误,这是“投射论”的一种表现,以一己之好恶投射万物及他人,这实际上是为专制主义政治提供合法性的基础。近期学界热议的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实际上是个伪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表明了中国当下哲学思维、哲学实践空缺的一种表现。对于邓辉博士的宏大论述,袁建新博士指出,我们更应当思考的是如何把这个大课题融入我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而随后的自由发言阶段,更是精彩迭出。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肖瑛博士首先提出质疑:文化的比较何以可能?对于文化的本质性的界定是哲学家虚构的结果还是现实的情况?再者,在现代性的视域下日益现代化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时候依旧存在着上述差异吗?随后,不少热心的听众也踊跃提问:中国文化何以形成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是什么内在的驱动使然?对于我们学习中国哲学的学生而言,现在学习中所运用的术语均是西方哲学而来,在这种情景下学好中国哲学有无可能?对于人性的追问是古今哲学家都思考的问题,那么人性是否有关本质的界定呢?
邓辉博士从容回应。他指出,中西文化肯定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而不仅仅是哲学家虚构的结果。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出现了彼此融合的趋势,各自的差异在缩小,但在更根本的意义上而言,天人合一与主客相分的差别依旧存在。
整个讨论热切激烈,充满了思辩的乐趣。
论坛开讲之初,校社科处副处长夏新华教授就博士论坛的缘起、运作方式、办坛宗旨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夏新华教授指出bevictor伟德官网“韶风名家论坛”自2005年设立以来,邀请诸多学术名家,开展了多场讲座,效果显著。为了进一步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充分发挥这一品牌的集群效应,学校将设立韶风系列论坛,分别冠名为“韶风·名家论坛”、“韶风·教授论坛”、“韶风·博士论坛”、“韶风·省社科百人工程学者论坛”、“韶风·国际问题论坛”,等等。韶风系列论坛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如主题报告、讲座、沙龙、茶座等。旨在通过交流、对话甚至辩驳等方式活跃思维,激发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博士群体的学术兴趣,从而活跃校园气氛,推进bevictor伟德官网科研的深度发展。bevictor伟德官网“韶风·博士论坛”是bevictor伟德官网一批青年博士自发组织、发动,得到学校支持和引导的一项学术活动。“韶风·博士论坛”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展开,第一,重大的学术活动。此类论坛将就各学科根本性的问题、前沿性的问题展开论述。如四月份将讨论的主题“法的人文关怀”,六月份的“文学的价值”等。第二,常态化的讨论。每两周一次的主题讨论,由各个学院的博士论坛学术联络人负责策划组织。第三,小范围的主题讨论。无论哪种形式的博士论坛,会后均将对论坛的发言、讨论总结成文,在合适的时机结集出版,或在学报上开辟专栏,以扩大论坛知名度,推进bevictor伟德官网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