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风·博士论坛之十三:和谐社会与公共治理

发布人:admin发布时间:2007-03-20浏览次数:

  

 

  目:和谐社会与公共治理

主持人:颜佳华博士   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主讲人:曹任何博士   管理学院   

黄显中博士   社科处副处长

陈建斌博士   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

评论人:何  振博士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成志刚博士   管理学院副院长

罗依平博士   管理学院副教授

  间:2007年3月17日星期六

  点:留学生楼四搂会议室

3月17日晚,bevictor伟德官网留学生楼四楼,bevictor伟德官网2007年首次“韶风·博士论坛”在大家热切地期盼中全新登场。此次博士论坛的主题是“和谐社会与公共治理”,主讲人分别为管理学院的曹任何博士、黄显中博士、陈建斌博士,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颜佳华博士担当本次论坛轮值主席,何振博士、成志刚博士、罗依平博士为论坛评议人。管理学院青年博士陈艳红、刘灿姣老师以及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颜佳华教授首先指出,建构和谐社会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为我们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那么,公共管理在其中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次论坛的目标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为推进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首先是曹任何博士做主题发言,题目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第三部门治理”,主要从公民社会的角度讨论和谐社会,合理有效地发展第三部门的治理即第三部门以主体身份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处理,有助于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经济发展绩效,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主题下公共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曹博士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一、作为公民社会的第三部门;二、第三部门的公共服务功能;三、第三部门与经济发展。

曹任何博士的发言结束,何振博士做出评议:曹博士从从公民社会的角度讨论第三部门的治理非常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总体来说曹博士的文章选题比较新颖、材料充实、论证有力,特别是逻辑推理比较严谨。对于曹博士的演讲有三点深刻感受:一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二是科学的逻辑前提与演绎的逻辑推理相结合的一个完美统一;三是这篇论文是集百家争鸣与笔者观点于一体的完美统一。

接下来黄显中博士做了主题发言,题目是“公共治理:和谐社会的行政理念”,黄博士认为,和谐社会的行政理念应该是公共治理。黄博士的演讲分四个部分:一、理性多元的和谐难题。理性多元的客观存在产生了理性多元的和谐难题;二、社会和谐的政府模式。管理型行政存在诸多弊端,服务型政府模式与管理型行政不谋而合;三、公共治理的行政理念。公共治理本质是利益相关人的合作,它主要建立在话语协商之上;四、公共治理的和谐根基。公共治理的轴心是自由,自由正是和谐社会的根基。

成志刚博士针对黄显中博士的发言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黄博士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创意的观点,即公共治理是和谐社会的根基,虽然他本人对这个观点持否定态度,但是他提出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学生在学术上有批判精神和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和谐”有两方面的涵义,即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政府如何保证这两个方面的实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黄博士是从理念的层面阐述,实际上也可以从行政方式和行政体制方面来思考。公共治理的关键的是利益协调的问题,我们要考虑主体的多元性、方式的多样性、趋向的多重性。

最后是陈建斌博士做主题发言,题目是“文明行政的主体人格障碍及对策分析”。他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文明行政的主体人格障碍之意识表现;二、文明行政的主体人格障碍之行为表现;三、文明行政的主体人格障碍克服的对策,主要是从行政主体的价值选择和法制手段两方面加以探讨。

罗依平博士用四个字概括了陈博士的发言:“新、深、精、实”。“新”指文章很好地抓住了“行政权力”这样个新颖的视角;“深”指行政人格的演绎是个理论性与学术性非常强的问题,文章却用了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了阐述,提供了一个环环紧扣的逻辑体系;“精”分析精到,见解精辟,选择了意识表现和行为表现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在研究具体对策的时候又从价值选择和法制手段两方面来探讨,从综合的立体的多维的角度来探讨主题。“实指文章紧紧抓住实际中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感。

而随后的自由发言阶段,更是精彩迭出,各位博士从容回应,整个讨论热切激烈,充满了思辩的乐趣。

最新文章阅读排行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