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越策越开心”的多维解读
论题一:“越策越开心”的文化图景解读
主讲人:刘中望 博士
评议人:杨向荣 博士
论题二:“越策越开心”语言艺术的娱乐性
主讲人:雷东平 博士
评议人:蒋金星 博士
论题三:“越策越开心”的另类语气词解读
主讲人:刘晓丽 博士
评议人:朱军 博士
主持人:王洁群 博士
时间:2008年12月2日(星期二)晚上7:00
地点:法学楼东附楼一楼报告厅

2008年12月2日(星期二)晚上7:00,主题为“《越策越开心》的多维解读”的第三十九期韶风·博士论坛在法学楼东附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王洁群博士担任主持人。主讲人由刘中望博士、雷东平博士、刘晓丽博士担任,评议人由杨向荣博士、蒋金星博士、朱军博士担任。此次论坛的嘉宾还有文新院的盛新华教授和社科处的老师们。此外,这次论坛还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参加。
论坛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主持人首先介绍各位到场的嘉宾。接着,刘中望博士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越策越开心》的文化图景。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生成节目方面《越策越开心》,表现为戏仿秀;二,映射文本背景方面,该节目俨然如广角镜;三,处理图景方面,它起孵化器作用。最后,刘博士总结出:《越策越开心》是个高明的大众文化个案文本,但它只是“文化产业”的产物,并不属于高雅、经典的节目。随后,杨向荣博士给出了点评。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一,在快餐文化成为现实时,人们需不需要对传统精英文化坚守?如果需要,如何坚守?二,在当今时代,是否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文字的阅读习惯?以及在图象文学下,文字文学如何生存?
接着,论坛进入第二个论题:《越策越开心》语言艺术的娱乐性。雷东平博士列举“俗”的四种阶段。它们分别是粗俗,俚俗,通俗和雅俗。他认为《越策越开心》属于俚俗节目。然后,雷博士分析“策”的含义,这档节目的语言策略和“策”语流行的原因。雷博士也深信“越策越开心”没有因为搞笑而流于庸俗。相反,它创造了娱乐和教化的和谐统一。评议人蒋金星博士对雷博士的观点表示赞同。
最后,主讲人刘晓丽博士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越策越开心》的语气词用法。她将《越策越开心》中的普通话语气词的分布进行比较,并重点分析了混用现象的原因和它对方言和普通话的影响。她认为在语言交融活跃期,普通话和方言混用不利于语言的规范。评议人朱军博士高度评价刘博士选题的意义和她为此作出的努力。同时,他分析了这档节目受欢迎的原因。但他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方言节目对语言规范没有太多消极影响。
盛新华教授也对这三个论题作出点评。她也分析“越策越开心”的成功之处在于素材来源于生活、贴近群众和手法新颖、敢于打破语言规则和逻辑规律。
在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有诸如“娱乐文化向精英文化挑战,精英文化有生存的空间吗?”,“如何看待80年代文学的精英化和90年代的去精英化现象?”,“如何看待‘国学热’?”,“电视媒体是文化的载体吗?”等此类问题。各位博士则一一对他们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回答。
论坛的结束时,主讲人分别用一句话作总结。雷博士幽默地说,“‘越策越开心’,越开心越策。”刘博士也说,“希望今天没有让大家策得不开心。”最后,在主持人的总结中,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