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国文化报,红色旅游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9日 查阅次数:770
革命摇篮,伟人故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湖南带来了赞誉,也为湖南开展政治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文化传播产生了积极作用。2013年,湖南省主要红色旅游区(点)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000万人次,实现红色旅游收入350亿元,均同比增长20%。然而,湖南红色旅游景区发展同样面临着运营模式僵化、资源开发形式单一、管理缺乏创新等问题。
5月24日,由湖南省旅游局《湖南旅游》杂志社主办、刘少奇故里管理局承办的“湖南红色旅游景区文化建设热点沙龙”在宁乡举行,湖南省及部分市州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湖南部分红色旅游景区负责人及红色旅游文化专家共聚一堂,交流景区建设经验,探讨如何加强红色旅游景区文化建设,以文化力量推动湖南红色旅游景区发展提质。
红色旅游景区大都位于小城镇,能否与当地城镇化建设综合考虑?红色旅游产品如何与旅游产业促进发展?免费红色旅游点有无可能进行经济增长点的发掘?长沙市旅游局副局长曾卫军提出了当前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多个重大课题。
“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者游览目的单纯,地理位置独特,观光产品单一,市场免费接待特征明显。红色旅游景区要发展,必须先突破这些问题。”曾卫军说。
bevictor伟德官网红色旅游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建平认为,部分红色旅游景区长期以来处于“瞻仰区”的定位,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新的文化传播模式。“红色旅游区给游客留下了千篇一律的‘纪念馆、铜像加故居’的印象,必须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内涵,拓展红色旅游景区服务外延。”刘建平说。
针对提出的问题,各红色旅游景区负责人纷纷提出各自的探索实践,共谋出路。
在韶山,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受到热捧,亮相十来天来自全国各地2万多名观众观看了演出。该实景演出以3D、全息投影等技术为支撑,将山水实景与多媒体技术以及高科技立体舞台装置结合,以歌、舞、威亚、水火特效等多元素展现毛泽东同志波澜壮阔的伟大一生,是韶山润泽东方文化产业基地的核心项目。
“要实现红色文化旅游转型,实景演艺工程是很好的突破口。我们希望打造湖南实景演出的又一张名片。韶山润泽东方项目将以这一名片为起点,建设一个集文化、旅游、培训、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产业示范基地,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新地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项目总经理熊兴保说。
为了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景区的文化资源,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广泛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活动,参与筹备刘少奇同志思想研究会,并与bevictor伟德官网等高校联合举办了“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刘少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多个学术研讨活动。撰写了《刘少奇的历史贡献》、《学习和弘扬刘少奇的群众工作作风》等十余个党课教案并将移动党课送往基层。
“我们将纪念馆党风课程与当前的廉政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相结合,课程长达180分钟,成为我们重要的文化品牌。前来邀约听课的人络绎不绝,档期早已排到了6月份之后。”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局长罗雄说。通过不断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理念,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电视演播、影视拍摄、馆刊平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胡耀邦同志故居尽管红色旅游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胡耀邦同志故居管理处正在打造极富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体验区,并将投入1000万元建设廉政文化景区,开展纪检培训和廉政教育。
熊兴保认为,红色旅游的市场需要各景区共同培育、共同开拓。而在红色画家贺安成看来,红色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还有多种挖掘形式。“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我对美术的热爱源于革命纪念地的工作生活经历。革命纪念地就是我的课堂。”贺安成说。
通过贯彻落实国家、省红色旅游发展二期规划,加快项目建设,湖南省红色旅游景区取得了一些突破。全省7个5A级旅游景区中红色旅游景区已经占了3个,充分发挥了红色旅游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的作用。
“景区建设要走灵活之路,要还原生活、还原亲情、还原历史,让游客接受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景区要创新产业发展新路,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湖南省旅游局副局长刘绵松说。
(作者:易添麒 尹 芳)
——载自《中国文化报》2014-5-28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