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上7:30,第四十五次韶风·博士论坛——“多维视野下的中非关系”在法学院东附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bevictor伟德官网社科处、bevictor伟德官网社科联主办,法学院、哲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法学院郭树理博士主持,哲学历史文化学院贺鉴博士,哲学历史文化学院肖文黎博士以及法学院朱伟东博士主讲,法学院洪永红博士评议,法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在主持人简单介绍完主讲人、评议人及论坛流程后,三位主讲人分别从政治、经济以及法律三个角度进行发言。
第一位主讲人贺鉴博士从维和行动的角度来阐述中非关系。在说明选题理由后,从维和行动与非洲维和、中国在非洲维和行动中的表现、非洲维和与中非关系这三个方面内容,层层递进地进行了演说。贺鉴博士先以大家所熟知常识性意义的“维和行动”为切入点,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介绍后,深入挖掘其根本原因,从整体到局部引出非洲维和行动;接着又从中国的角度出发看待维和行动,以历史阶段为划分标准,说明了不同时代我国在非洲维和行动中的表现;最后,将对非维和行动上升到中非关系的高度加以深入讨论,进而引出参与非洲维和对中非关系影响的四点表现。
第二位主讲人肖文黎博士是围绕石油外交来阐述中非关系的。从中国石油安全的现状、中国石油的“走出去”战略、非洲石油业概况、中非石油合作四个方面进行陈述。一开始,肖文黎博士提出了两个概念“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对外依存度”,切入了她的主题。通过描述我国石油现状产生的风险得出对非洲石油依存的结论,再从非洲石油生产的情况说明其对我国的利益所在,最后引出中非石油合作的项目,及其对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三位主讲人朱伟东博士则是从仲裁的角度进行的讨论。在介绍完非洲仲裁的概况后,主讲人以一个笑话的形式强调了其主题:仲裁是解决中非贸易争端的最佳方式。主讲人首先从正反两面说明了仲裁的优势,这可以说是“主观方面”;紧接着又从“客观方面”陈述了适用仲裁的条件:即其“软环境”及“硬环境”;得出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中非之间的贸易争端是有利于中非关系发展,特别是法律交往方面的发展;最后作者就如何利用仲裁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主讲人发言结束后,评议人洪永红博士就三位主讲人的发言的正面的和不足的地方提出了他的意见,同时就中国和非洲之间关系走向,以及国际、中国国内和非洲国内的不同声音,给大家指引了很好的思路。
进入最后的提问环节,听众们争先恐后,积极发言,该环节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以致主持人不得不限制发言,令部分同学颇感遗憾,整个现场学术氛围甚是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