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期间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举办韶风名家论坛7场

发布人:admin发布时间:2008-10-08浏览次数: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题写校名50周年,活跃校庆期间的学术气氛,bevictor伟德官网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在主办“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同时,从与会代表中邀请了7位著名专家作学术报告。

 

 

第一场:李  捷:《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


        9月8日晚上7点30分,在逸夫楼一报告厅举行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李捷关于《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王继平副校长主持。


       李捷研究员首先总体论述了新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与失误,强调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找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接着,他从五个方面来论述了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科学概念:其一是道路的坐标,即时代特征与发展阶段;其二是道路的核心,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三是道路的内涵,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其四是道路的外延,即对外开放、和平外交、国防安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大业;其五为道路的主心骨,即中国共产党建设新的伟大过程,时刻加强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建设。


       最后他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这条道路的来源:一是毛泽东的探索为找到这条道路提供了好的制度基础、发展平台和初步经验;二是毛泽东的探索建立了两大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从根本上偏离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使毛泽东的正确探索为之中断;三是邓小平通过拨乱反正,从根本上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恢复了毛泽东思想本来面目,稳妥地解决了继承与发展、总结历史和开辟未来的急迫问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讲座最后,学生们就中苏关系、中美关系以及世界能源走向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李捷研究员紧密联系当前实际,结合历史沿袭,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第二场:杨瑞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9月7日晚上7点30分,在第三教学楼五楼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教育部社科司原司长、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顾问杨瑞森教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宋银桂教授主持。


         杨瑞森教授首先讲述了自己一直以来对毛泽东的感情与对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毛泽东的高度肯定与支持,而且指出世界很多国家对毛泽东的好评与研究毛泽东热的兴起,指出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指导中国人民前进的一面旗帜;接着,他回到讲座主题,强调教政治理论课一定要关注学生“想知道”的问题,要真正做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即马列主义教育要从“进课堂”到“进教材”到“进脑筋”,而其中教师素质是关键。为了提高讲课教师的素质,各单位必须在教师管理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他们的待遇,以及对他们的学历、职称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与提高。


        然后,杨瑞森教授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其二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优越性的对比问题如何进行;其三是如何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解读问题;其四重点谈现实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及其解决途径及前景问题。最后,他号召各“两课”教师一定要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必须紧密结合当今的现实问题,要敢于承认矛盾,正视矛盾,才能帮学生解决心中矛盾。


      讲座结束后,许多“两课”教师就教学中的困惑提了一些问题,杨瑞森教授耐心地进行了讲解,并呼吁各单位要重视“两课”教学,真正将教师待遇落到实处,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两课”切实走入学生的课堂与思想。

 


  第三场: 梁 柱:《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
   
           9月8日下午3点,在第三教学楼五楼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梁  柱教授关于《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向清教授主持。


        梁柱教授首先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指出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今中国具体情况的结合。接着,他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六个方面坚持:一是在政治上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是经济上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三是在文化上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文化方针;四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生产总量;五是必须坚信改革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六是必须做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分配的目标。


         然后,梁柱教授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并详细地阐述了党的十七大上所概括的八个方面的特征。他指出,现在我们处于一个历史的新起点,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在发展方面,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如资源环境问题、科技创新问题、国民素质问题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等等,都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来切实解决。从而达到重“量”又重“质”共同发展、“既满足当代,又不损害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最后,梁柱教授充满激情的号召广大学子必须志当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认真学好书本理论知识,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梁柱教授旁征博引,尤其是丰富的知识与抑扬顿挫的声音,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第四场: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题》
    
          9月7日晚上7点30分,在法学院会议室报告厅举行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评委许全兴教授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陈代湘教授主持。


        许全兴教授首先阐述了当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状及不足,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既是中国革命实际运动的必然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必然。接着,他从文化运动的历史语境出发,从新文化运动到三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谈起,提出要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既要发挥中国民族性与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然后,许全兴教授重点阐述了延安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别贡献。认为毛泽东不仅吸收了当时理论界、文化界的思想,而且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做了创造性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具有经典性。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其一是总结了中国革命的丰富的深刻的经验教训,提出要有“中国特性”;其二是总结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在继承优秀文化基础上,使外来的马克思主义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得以实现;其三是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党的文化工作的经验,从而提出要废弃教条主义、宗派主义与党八股,要真正具有“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最后,许全兴教授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当今实际,号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讲座的提问阶段,师生们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阶段、历史人物的作用评价以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提问,许全兴教授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并号召广大研究者为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场:邵东方:《斯坦福大学的教学、研究与学术收藏》
   
       9月5日下午2点30分,在逸夫楼一报告厅举行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邵东方教授关于《斯坦福大学的教学、研究与学术收藏》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佑新教授主持。


        邵东方教授首先讲解了斯坦福大学在美国乃至世界高校中的排名与学术地位,给广大在座的学生为之赞叹。接着,邵东方教授详细介绍了斯坦福大学的院系设置、教学内容与各项特色。其中特别就斯坦福大学的亚洲研究中心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如研究中心的特色、研究成果与重要的研究人员等等。


         然后, 邵东方教授就斯坦福大学在关于亚洲方面的学术收藏方面进行了介绍,比如收藏的各种版本的从古至今的名人著作、各国近现代的档案文献以及在海外政治人物的回忆录、采访录等,是一个研究亚洲的大图书馆。其中,也收藏了大量研究中国历史的文献资料,完全可供广大研究中国的学者提供比较齐全的原始材料。


        最后,邵东方教授重点讲述了华人在美国进行中国历史研究方面的成就,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他号召中美两国可以在学术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为广大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在讲座的提问阶段,气氛非常热烈。许多学生就美国的中国研究状况、中美关系以及如何留学等方面提出问题,邵东方教授根据自己在美国多年的实践经验与自己深厚的治学心得,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同时不失风趣幽默,给在座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六场:郭德宏:《毛泽东民主思想散论》
   
       9月8日上午9点,在第三教学楼五楼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原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委郭德宏教授关于《毛泽东民主思想散论》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唐正芒教授主持。


     郭德宏教授首先阐述了毛泽东民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接着他就毛泽东民主思想关于各方面的认识关系做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如“大众的”与“民主的”关系、民主是目的还是手段的关系、民主的载体与形式的关系、“大民主”与“小民主”的关系等等,所以在革命与建设的各个时期,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也有值得反思的教训。在此基础上,郭德宏教授提出要加强“人民民主法治”、健全民主集中制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等方面的建设。


      为了扩大广大在座者的知识面,郭德宏教授就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许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了解释、订正与说明,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他又给大家推荐了目前中国(包括香港、台湾)研究中国现当代史的许多书目与学术网站。


     在讲座的提问阶段,气氛非常热烈,许多学生就学习与研究方面的许多困惑谈了自己的观点与体会,郭德宏教授虽然年届古稀,但其精神矍铄,谈话神采飞扬,其深厚的史学功底与风趣的谈吐风格赢得了在座者的阵阵掌声。

 

 

 第七场:程中原:《党史人物研究的若干问题》
   
       9月8日晚上7点30分,在第三教学楼五楼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原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程中原教授关于《党史人物研究的若干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唐正芒教授主持。


       程中原教授首先讲述了自己对党史研究的兴趣与对毛泽东以及bevictor伟德官网的感情,指出湖南是一个党史研究的重要地区;接着,他详细阐述了党史人物研究的现状与方法,他指出,随着建国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史人物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也越来越全面客观,现在已经出版了很多的人物传记与研究著作。在党史人物的研究方法上,他认为一定要能接触更多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如党史人物自身的著作日记回忆录等、现在编写的年谱与传记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等等方面,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为了让在座者更深入的了解,作为张闻天研究专家的程中原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体会,以张闻天为个例,从其如何接受革命到成为一个革命家、如何成为中共中央的核心人物、再如何在政治中沉浮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程中原教授讲解了自己在研究张闻天的过程中是如何力所能及的尽可能收集更为齐全的史料,如张闻天各个时期的著作与讲话,自己逐渐地编写张闻天年谱,再结合同时期的党中央重要人物研究,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提炼,然后才写成《张闻天传》以及系列研究论文。而且,程中原教授也就自己对胡乔木的个例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讲座最后,学生们就张闻天的政治经历、胡乔木与毛泽东关系以及自己对党史人物研究的兴趣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程中原教授结合自己历年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周锦涛)

 

 

 

最新文章阅读排行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Baidu
sogou